“中小学生在校午餐”是事关众多学子的健康成长和家庭福祉的大事,我市一些中小学生的午餐是多数家长一直牵挂的问题。为此,2021年聊城两会期间,市政协委员吕爱红提交了《关于有序解决“中小学生在校午餐问题”建议》的提案。对此,市教育和体育局答复称,针对无食堂但具备食堂建设条件的学校,分两年建设完成学校食堂。
吕爱红在提案中说,义务教育阶段多为走读生,孩子回家吃饭,家人专门接送,即占用午休时间又牵扯家长精力,让孩子吃“小餐桌”,饭菜的卫生、营养又会缺乏保障。义务教育阶段(中小)学生正处在长身体的阶段,需要健康营养的膳食结构,聘请营养专家每周制定午餐统一食谱,实行中小学生在校午餐,即能解决学生膳食结构问题,也能使家长解除后顾之忧,安心工作。建议借鉴成功地市实施中小学生在校午餐的经验,完善政府部门“用心精心”、家长“省心放心”的实施路径,顶层设计“学生在校午餐行动计划”,实现让每一个孩子都吃上自己学校食堂做的热乎饭的目标。落实落细主管部门、学校食品安全责任。探索成本控制、财政补贴和低保托底的有效保障机制。推进建章立制,以制度为保障,建立健全中小学食堂机制。
对此,市教育和体育局答复说,目前,全市现有中小学校1113所,已有食堂的学校504所,无食堂但具备食堂建设条件的学校92所,无食堂且不具备食堂建设条件需配送午餐的学校86所,居家近不需要在校就餐的学校431所。基于现状,市教育和体育局分类施策、统筹推进中小学生在校就餐工作。针对已有食堂的504所学校,实施“互联网+明厨亮灶”智慧食堂管理模式,对学校食堂大宗食品统一定点采购。针对无食堂但具备食堂建设条件的92所学校,坚持分步推进的原则,共规划建设总面积约51582平方米,分两年建设完成。针对不具备条件建设食堂的86所学校,启动集中配餐模式。目前,各县(市、区)已引进或成立具备资质的集体用餐配送单位14家,其中已建设完成并开始运营的12家,计划今年年底全部完成。
来源:聊城晚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