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家庭教育促进法第十六条规定,家庭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引导青少年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;帮助未成年人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,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,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和独立生活能力,养成吃苦耐劳的品格和行为习惯。”3月31日,在市司法局、市教育和体育局联合开展的“空中课堂”直播活动中,市司法局立法科副科长逯恒纳以“童心珍爱生命 齐心护苗成长”为主题,为全市未成年人及其监护人带来了一场精彩的讲座。
2021年10月23日,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家庭教育促进法,这是我国首次就家庭教育进行专门立法。2022年1月1日,家庭教育促进法正式实施。为缓解“双减”政策下家长们的“带娃焦虑”,市司法局主动服务、靠前服务,积极推进“法治+”工程,联合市妇联、市教育和体育局等相关部门搭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,充分运用“法润水城”“聊城普法”等平台进行普法,全力打通“依法带娃”“最后一公里”。
市司法局联合市妇联,依托乡镇(街道)公共法律服务站,在乡镇设立家庭教育法治工作站。工作站通过开展普法宣传、家事调解,提供法律援助和教育指导,推动家庭教育促进法宣传向基层延伸。市司法局相关负责人介绍,6月底前,我市乡镇家庭教育工作室(站)将全面挂牌成立。
根据疫情防控要求,市司法局积极运用线上平台开展家庭教育促进法宣讲活动。3月31日的“空中课堂”直播活动在聊城电视台、聊城普法平台同步直播,观看量达110余万次,受到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,大大提升了法治宣传实效。
市司法局将家庭教育促进法纳入“八五”普法重要内容,常态化、立体化开展普法宣传。严格落实“谁执法谁普法”责任制,监督相关职能部门做好家庭教育促进法普法宣传;充分发挥好全市1029名法治副校长作用,通过以案释法、以事说法,引导家庭自觉尊法学法守法用法,为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提供有力法治保障。